8月19-25日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第22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在山西太原正式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2500多名专家学者和师生共同研讨当前动物遗传育种过程中的发展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性吧 草畜一体化团队师生7人参加大会。
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开幕式
草畜一体化团队成员在此次大会上发表2篇统计基因组和生物信息相关论文摘要:《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germline gene loci of the immunoglobulin variable region in mink》《不同品种鸡免疫球蛋白基因表达机制的差异性分析》。
薄欣宇作《獭兔和伊高乐肉兔正反交对子一代肉质性状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报告
8月24-25日,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兔学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大会在山西省太原市隆重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兔学分会主办,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性吧 、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共同承办。
养兔学分会开幕式
草畜一体化团队在此次大会上发表2篇论文摘要:《基于转录组学对糖皮质激素诱导的兔棕色脂肪白色化的研究》《家兔不同外界刺激引起刺激排卵分子调控机制初步研究》。会议上团队与来自全国二十余家涉农院所的众多专家学者和养兔界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就中国兔产业发展优势、兔业智能化研究、遗传育种和繁殖等展开了深入交流,尤其对草食动物遗传育种相关最新研究进行汇报。
杨孟哲作《獭兔和伊高乐兔的正反交对其后代繁殖性能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学术汇报
韦燕佩作《家兔不同外界刺激引起排卵的分子调控机制初步研究》学术汇报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兔肉生产国,兔肉“三高、三低”的特点在草食动物中尤为突出。此次大会上草畜一体化团队在本次大会上作学术汇报,并与行业专家交流共振,对兔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提出切实建议。
孙秀柱教授团队师生交流互动
随着我国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的改变,发展草食动物产业成为保障有效供给、缓解粮食供求矛盾、扶贫助农、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兔业作为畜牧业中的小众产业,疫情以来产业形势却稳中看好,从经济角度上对草食动物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希望广大参会人员通过学术交流大会对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进行探索突破,促进养兔业发展,为草食动物遗传育种做出贡献。
团队合影留念
版权所有:性吧-性之影吧-手机专区